冬日可愛
關燈
小
中
大
冬日可愛
這天刮著北風,天空陰雲密布,紛紛揚揚地撒下米粒大的雪霰兒,這種天氣在冬季多日照的米縣難得出現。
今天要來一批新知青,柳石和袁生智到公社去,看見街上除刷了一些歡迎標語之外,並無一點熱鬧氣氛,
聽見有人喊:“來了來了!”汽車轟鳴聲由遠而近,載著新知青的幾輛卡車很快開攏,在壩子上停下了。這時才有些幹部從公社院子裏走出來迎接。
這批新知青紛紛將行李先丟下來,人也慢吞吞地跳下。打量環境,眼中都是些坦蕩蕩灰撲撲的“炕板田”——秋收後翻犁了便幹著任風吹日曬的田,稍遠則是綿延的禿嶺。加上天低雲暗,飄著小雪,真是了無生氣,都拉長了臉。
大家陸續走進公社大院去聽講話和進行插隊分配。有個矮個兒大腦殼的,長一頭蓬松的亂發,更使人感覺他腦殼大得出奇。等人都走光了,他還拖在後面,拿不動自己的行李。
前面的回頭叫:“嗨,那威,你是個小腳女人哪?”
柳石已幫著提了幾趟行李,忙又去幫他扛紙箱。紙箱很沈,一掀底子就垮了,漏出一箱子書和筆記本。
柳石只得又蹲下來幫他收拾捆紮。因問:“你叫那威?你姓那?”
矮個子微笑說:“我叫史學恭。”
柳石忽記起過去省籃球隊有個巨人中鋒叫史那威,“那威”這綽號肯定是反義,揶揄他的身材矮小,忙說對不起。
史學恭笑道:“沒關系,都這樣叫我的。我爸過去反感,現在連他也這樣叫。”
熟悉了,才知道那威的知識豐富,文思敏捷。從小學到高一,因文g只念到高一,不斷在兒童和青少年刊物上發表文章。文g中,他的生花妙筆為派性小報增色不少。但他大概是小腦發育不全,所以動作呆笨。
下鄉之後,他連最簡單的農活也學不會。譬如薅苞谷草吧,鋤頭老薅著腳,還經常把苞谷苗挖斷。
他挖斷苞谷苗怕挨隊長罵,便將斷苗插入土裏。又總覺得沒有插端正,弄來弄去,使別人註意上他,反而暴露了問題。
隊長打發他隨女工一起摘海椒,叮囑了摘紅不摘青。收工時人家籃子裏都是紅鮮鮮一片色,他籃子裏不光紅綠混雜,而且紅少綠多。
婦女隊長批評之後,他二回、三回還是這樣。婦女們都詫異他何以笨到這種地步,連紅綠都分不清楚!
這直到後來招工體檢才有了答案。因他出身好,第一批國防廠推薦名單就有他。
醫院體檢時,醫生將辨色本連翻了十幾頁,問每頁的彩色塊塊拼成一個什麽圖案,他大都遲遲疑疑,答得很慢。
後來有一頁他馬上說那是只兔子。幾個醫生護士忍俊不禁,拍他肩頭說:“哈哈,你是標準式的,標準式的!”
他生氣道:“什麽標準式的,那就是兔子嘛!哼,標準就標準,隨便你怎樣寫!”
醫生提筆寫道:“赤綠色盲。”他因此沒走成。
不過他即使走成了,案發了一樣是悲劇,這是後話。
這年冬季,米縣接到上級布置的突擊性任務,立刻將挖忠字渠、造忠字田活動等暫停下來,熱火朝天地投入修忠字路的戰鬥。
據說省城為修塑像和一座大型展覽館,工程需要大批上等石料。好事者在金河流域的深山溝發現了優質花崗石,急電省城,市裏派專家組考察屬實。重型卡車隊將要前往運取,需要逢山開路,遇水造橋。
本公社的任務則較輕。因這裏現有一條可行載重四噸的解放牌汽車的“地縣級”公路,只需將路面、橋梁作一些改造即可。其中加固橋梁、涵洞由專業施工隊負責,貧下中農的任務是修補加寬路面。各公社、大隊和生產隊就層層劃分了責任路段。
出工這天,因各生產隊都拿高工分作為誘餌,所以無論挑鴛篼的,扛鋤頭的,執彩旗的,舉畫像的,人人都興致勃勃,有說有笑。
至於年終生產隊只有從地裏收入的那麽點錢,工分多了工分值就低,這層道理好象除了會計懂之外,多數人都不曉得。或早前曉得了已經遺忘和無所謂,就來個優哉游哉樂天安命吧!
按說凡帶有忠字的活動,四類分子無資格參加。但是有的生產隊冬季裏派強勞力進山伐木,難以及時調回,而修路的期限又很緊迫,便叫四類分子撕掉縫在衣袖上寫了“某某分子”的白布條兒,混入修路的隊伍中。
公社、大隊幹部對此睜只眼閉只眼。
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,說這些人做夢都想變天覆辟,他手上在修忠字路,內心想著替帝修反修路哇!
隊長道:“!老子管他內心想啥?你莫非拿殺豬刀把他的心子刳出來看?你不要四類分子參加修路,萬一到期完不成任務,你負責?”
有的就不多言了。有的偏又說:“萬一四類分子搞破壞,把□□炸藥埋在公路上呢?”
隊長一聽此言,張著嘴半天合不攏去。後來車隊經過時,這被警告過的隊長手心捏一把汗,幸好並無爆炸發生。
這天風和日麗,知青們也在青螺山中部這條山間公路上揮灑汗水。休息吃飯時,小星一、二隊的幾個知青坐在一起,啃著熱騰騰的煮洋芋。
此地山民多種洋芋,水秀因見公路邊一家農婦煮一鍋洋芋,蒸汽彌漫,香味四溢,遂拿一挎包飯團兒去換吃,農婦自然歡喜,洋芋之外還送了一堆圓根解渴。
圓根類似蘿蔔,扁球形,生吃甜且脆,不像蘿蔔那樣有辣味兒。煮吃也比蘿蔔細嫩,肥敦敦的,像吃肉的口感。
水秀張羅著給大家撕洋芋皮兒。袁生智和三旋一邊忙不疊地把帶皮之物塞入口中,一邊又伸手去接撕掉皮兒呈金黃色、奶白色的香噴噴的圓球兒。
水秀哪裏忙得贏?後來就偎到柳石肩上去,專把光身兒的熱洋芋一顆接一顆地往他嘴裏填。
用來下飯、下洋芋的是豆豉餅子。豆豉餅子是本地特產,在秋天做。這裏秋冬陽光好,容易將餅子曬幹,換成別處,遇上陰雨天就黴了。
再比如這裏秋天收的紅苕藤子,從田間拖回來掛在各家屋檐下,慢慢切碎了餵豬,這在其他地方不爛才怪。
豆豉餅子拌有辣椒和香料,滋味鮮美,若在火上烤成酥脆的金黃色,吃著更是香噴噴的,一些知妹竟當成零食空口吃。
大家吃完洋芋和飯之後又嚼圓根,然後就躺在草坡上曬太陽。
無風,和暖的陽光射得大家瞇眼睛,射得袁生智眼鏡片上聚著兩團亮光,射得三旋手在周身上下撓癢癢,然後就脫下空心棉襖捉虱子。
空心棉襖就是單穿一件棉襖的意思,脫了身上就光溜溜,農村都是這種穿法。
這時坐在路邊坡上歇氣的成千農民有半數都裸著上身在捉虱子,那一半就在看他們捉。
側耳傾聽,便有掐破小蟲肚皮兒的“啵啵”聲從四面八方傳來,匯成一股小小的聲浪。這景觀使愛清潔從不長虱子的也覺得身上癢酥酥的。
陽光給山野和人們的脊梁鍍一層金色,藍天中灑下山雀兒喳喳的叫聲,有知妹亮開宛轉的歌喉在唱《金瓶似的小山》。袁生智不禁讚嘆道:“哦,冬日可愛呀!”
柳石見身後站著一人,卻是新來的知青那威,忙招呼他坐下來。水秀就拿吃的給他們,那威回答說已經飽了,只想喝水。
水秀選了個胖敦敦的圓根遞過去,說:“小兄弟,圓根甜津津、水汪汪的,包你解渴!”
見挪威削不來皮,就幫他削了皮,笑著看他把白生生沁著汁水的圓根塞進嘴裏。
這時有一群知哥在公路上走,搖頭晃腦齊唱《精神病患者》:“世上人,譏笑我,精神病患者。我有青春被埋沒,有誰同情我……”
跟著又唱《拉茲知哥》:“到處流浪,到處流浪,命運逐我奔向遠方、奔向遠方,到處流浪……”
此起彼應,公路沿線歇氣的知哥全唱起來了,聲音像雷吼。
公路的另一側是深澗,對面聳立著一座座綿延起伏、高大渾圓的殷紅色山巒。
山巒草木稀疏,土石裸露,下部幾乎是九十度絕壁,以上坡度稍緩,從半腰起直至頂尖,有些傾斜的臺地,散布著一些小木屋,以單家獨戶和三兩家為鄰的居多,也有十餘戶聚成一個小小村落的。
大家議論道:“奇怪,人們為啥要住在那裏?土地又貧瘠,交通也極不便利。”
柳石道:“那裏住的都是彜胞,說是幾輩人以前,漢人從壩子上把他們攆上山去的。”
袁生智道:“那就應該下來嘛,理直氣壯對壩子上的人說,還我河山!’”
三旋說:“!你想他下來,那你就搬到坡頂去住!”
那威道:“都是想當然!”
袁生智見他小個兒卻長顆大腦袋,談吐如此決斷,好奇問:“此話怎講?”
那威道:“這是他們長期游牧和善戰的歷史形成的,所以居山頭不居平壩。這和梁山泊、瓦崗寨,都在山上紮寨,是一個道理。
“而且他們體質,天生耐寒怕熱,也適合居住在山上。他們就是下河谷種地,也還是要回山頂去住。此之還有一條,他們相信河邊低濕地區為鬼蜮之鄉,居之不吉。”
袁生智、柳石等聽了,互相交換著詫異的神色。
漢人把彜胞趕到山上去了,的確是種想當然,知青問農民,也大多言之渺渺,而且隨著歷史推移,當地人也逐漸不知究竟是怎麽回事。
恰恰相反,過去正是住山上的下來將漢人甚至外國人擄上山去當“白彜”,或叫娃子,類似於奴隸。
這些連老知青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的事,他一個新知青從何而知?
實則那威是在下鄉之前,就把這裏有關的書找來讀過了。
柳石道:“怪,這種光山禿嶺,哪來的水呢?”
水秀搶答道:“山有多高,水有多高唄!”
袁生智反駁說:“不對。高山頂上也有泉水,那是因為山上覆蓋樹木,有蓄水的功效。青山常在,綠水長流,不比這種荒山坡。”
柳石笑道:“這類山坡我上去過,你從這面看它很高峻,其實它並不是孤立的,後面連著高原。因此落一次雨,山溝裏幾天都有水淌,半山腰挖個窩兒,就往往有水浸出。”
挪威道:“他們不打井。就是從山溝裏背水,而且是女的背。”
三旋也笑瞇瞇地說:“嘿,大頭,你以為他們要用好多水呀?從來又不洗臉洗澡,連殺豬都興燒毛,不拿水燙。口渴了就嚼圓根。”挪威綽號又叫大頭。
水秀哧哧笑道:“三旋,你有嘴說人家無嘴說自己,你幾天沒洗臉了呀?看你身上的黑殼殼,都可以搓下來包湯圓了!”
三旋嘿嘿地笑。袁生智拿指頭勾一下他衣領口說:“唉,棉襖沒有你這種穿法,裏面要穿襯衣。”
柳石笑道:“咋沒這種穿法?”指著公路上經過的穿百褶裙的姑娘:“嘿,百褶裙好看不?三旋棉襖的穿法,就是學的彜妹子,百褶裙的裏面,空的。”
三旋咧開嘴笑:“大頭,你曉不曉得穿百褶裙咋個屙尿?”
那威搖頭,顯出有興趣的樣子。水秀黑起臉說:“三旋,你講!”嚇得三旋趕快閉嘴,害怕擰他。
彜族百褶裙很有特色,以黑為主但又粉紅翠綠碧藍錯雜。其分兩截,上半為粗毛呢,下半為布料,很厚實,褶縐為百疊。行走中翩翩翹動,娉娉裊裊,為彜女增色不少。
那威對水秀道:“嘿,我們組上的老蔡是畫家,他正在那幢屋背後給幾個知妹畫像,我帶你去畫一張。你要梳頭他那裏也有梳子。”
水秀高興地對柳石說:“我們去!”
柳石說:“馬上吹哨子了。”
那威說:“管他!”
幾個便一起向那座院子走去。待到畫完了像,大家從院墻後面走出來時,日頭早已西斜,公路上變得空蕩蕩的,只有幾個雀兒在跳。
柳石、袁生智和三旋隨那威和老蔡來到他們的組上。老蔡叫蔡綠原,面孔黑瘦,待人熱忱,因曾經生病休學,所以年齡比班上同學大些,而且人也顯得老成,都呼他老蔡,或呼畫家。
這組上共有知青四人,兩文兩武,大頭那威和畫家老蔡算是文,伍元傑和童飛是武。
沒有女生,因小伍和小童曾是中學紅魏兵搞武鬥的骨幹,臭名昭著,班上女生的家長都反對女兒和他倆在一組。學校工宣隊經過研究就把文縐縐的史學恭和蔡綠原跟他倆分在一起,起平衡制約作用。
這天小伍、小童沒修路,上山砍柴去了。
這是個較富裕的隊,知青來了不久,隊上就用安辦撥來的建房費,再貼上點材料,給他們修了住房。這新房是時興的“正三間”格式,共三間屋,一明兩暗。
隊長戲稱你們是兩男兩女就好了,將就這房子便可以結婚生娃。幾個知哥便笑,說那我們拿兩個出去上門,就可以娶兩個知妹進屋了嘛。
幾人回來時,堂屋大門敞著,沒有人。這屋雖才建成兩月,堂屋中央已刨出幾個土坑,兩只母雞正在坑中打滾。這雞乃是隊長家的,不然早經過四人的消化排洩,培育成綠油油的蔬菜了。
老蔡兩腳把雞踢了出去。
中梁上吊了只米籮篼,之所以吊著,據稱一躲耗子,二避濕氣,三是打米方便,省彎腰。但是風吹著晃裏晃蕩,而且行走有時得繞彎子。
畫家講這堂屋從來不鎖,四人進進出出,一把鎖並無四把鑰匙,有鑰匙也嫌開鎖麻煩,所以幹脆不鎖。有時一兩天不回來,也只用一截高梁稈兒閂在門扣上。
袁生智就笑道:“你們可以這樣,哪個敢來偷?都曉得你們新知青比老知青更亡命,而大明的新知青又數小伍和小童最了得,哪個敢來班門弄斧!”
他們四人最初是輪流各做一天飯。但是老蔡做的飯,吃著讓人擔驚受怕。竈頭、碗櫃、水瓢和鍋鏟把子,都被他搞得五顏六色,又常把擦過顏料的抹布抓來揩碗,或把飯碗信手拿去盛顏料。碗碟都變得花兒胡哨的,像出自印象派的瓷窯。
而且輪到他做飯那天,往往三人收工回來,還是冷鍋冷竈,他入了繪畫的境界就鉆不出來。有回他把稀釋顏料用的松節油擱在竈頭上,被那威當成菜油倒進鍋中,若非小伍聞到氣味不對,四人全遭毒死。
那威做飯,則不是生就是糊,還曾經把抹桌布煮在菜湯裏。
小伍、小童沒奈何,遂免了他倆做飯的差事,要他倆管自留地。由於自留地的菜也種得不好,小伍、小童就經常“跳豐收舞”。
知青術語“跳豐收舞”專指偷竊地裏的糧食蔬菜,非常形象生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天刮著北風,天空陰雲密布,紛紛揚揚地撒下米粒大的雪霰兒,這種天氣在冬季多日照的米縣難得出現。
今天要來一批新知青,柳石和袁生智到公社去,看見街上除刷了一些歡迎標語之外,並無一點熱鬧氣氛,
聽見有人喊:“來了來了!”汽車轟鳴聲由遠而近,載著新知青的幾輛卡車很快開攏,在壩子上停下了。這時才有些幹部從公社院子裏走出來迎接。
這批新知青紛紛將行李先丟下來,人也慢吞吞地跳下。打量環境,眼中都是些坦蕩蕩灰撲撲的“炕板田”——秋收後翻犁了便幹著任風吹日曬的田,稍遠則是綿延的禿嶺。加上天低雲暗,飄著小雪,真是了無生氣,都拉長了臉。
大家陸續走進公社大院去聽講話和進行插隊分配。有個矮個兒大腦殼的,長一頭蓬松的亂發,更使人感覺他腦殼大得出奇。等人都走光了,他還拖在後面,拿不動自己的行李。
前面的回頭叫:“嗨,那威,你是個小腳女人哪?”
柳石已幫著提了幾趟行李,忙又去幫他扛紙箱。紙箱很沈,一掀底子就垮了,漏出一箱子書和筆記本。
柳石只得又蹲下來幫他收拾捆紮。因問:“你叫那威?你姓那?”
矮個子微笑說:“我叫史學恭。”
柳石忽記起過去省籃球隊有個巨人中鋒叫史那威,“那威”這綽號肯定是反義,揶揄他的身材矮小,忙說對不起。
史學恭笑道:“沒關系,都這樣叫我的。我爸過去反感,現在連他也這樣叫。”
熟悉了,才知道那威的知識豐富,文思敏捷。從小學到高一,因文g只念到高一,不斷在兒童和青少年刊物上發表文章。文g中,他的生花妙筆為派性小報增色不少。但他大概是小腦發育不全,所以動作呆笨。
下鄉之後,他連最簡單的農活也學不會。譬如薅苞谷草吧,鋤頭老薅著腳,還經常把苞谷苗挖斷。
他挖斷苞谷苗怕挨隊長罵,便將斷苗插入土裏。又總覺得沒有插端正,弄來弄去,使別人註意上他,反而暴露了問題。
隊長打發他隨女工一起摘海椒,叮囑了摘紅不摘青。收工時人家籃子裏都是紅鮮鮮一片色,他籃子裏不光紅綠混雜,而且紅少綠多。
婦女隊長批評之後,他二回、三回還是這樣。婦女們都詫異他何以笨到這種地步,連紅綠都分不清楚!
這直到後來招工體檢才有了答案。因他出身好,第一批國防廠推薦名單就有他。
醫院體檢時,醫生將辨色本連翻了十幾頁,問每頁的彩色塊塊拼成一個什麽圖案,他大都遲遲疑疑,答得很慢。
後來有一頁他馬上說那是只兔子。幾個醫生護士忍俊不禁,拍他肩頭說:“哈哈,你是標準式的,標準式的!”
他生氣道:“什麽標準式的,那就是兔子嘛!哼,標準就標準,隨便你怎樣寫!”
醫生提筆寫道:“赤綠色盲。”他因此沒走成。
不過他即使走成了,案發了一樣是悲劇,這是後話。
這年冬季,米縣接到上級布置的突擊性任務,立刻將挖忠字渠、造忠字田活動等暫停下來,熱火朝天地投入修忠字路的戰鬥。
據說省城為修塑像和一座大型展覽館,工程需要大批上等石料。好事者在金河流域的深山溝發現了優質花崗石,急電省城,市裏派專家組考察屬實。重型卡車隊將要前往運取,需要逢山開路,遇水造橋。
本公社的任務則較輕。因這裏現有一條可行載重四噸的解放牌汽車的“地縣級”公路,只需將路面、橋梁作一些改造即可。其中加固橋梁、涵洞由專業施工隊負責,貧下中農的任務是修補加寬路面。各公社、大隊和生產隊就層層劃分了責任路段。
出工這天,因各生產隊都拿高工分作為誘餌,所以無論挑鴛篼的,扛鋤頭的,執彩旗的,舉畫像的,人人都興致勃勃,有說有笑。
至於年終生產隊只有從地裏收入的那麽點錢,工分多了工分值就低,這層道理好象除了會計懂之外,多數人都不曉得。或早前曉得了已經遺忘和無所謂,就來個優哉游哉樂天安命吧!
按說凡帶有忠字的活動,四類分子無資格參加。但是有的生產隊冬季裏派強勞力進山伐木,難以及時調回,而修路的期限又很緊迫,便叫四類分子撕掉縫在衣袖上寫了“某某分子”的白布條兒,混入修路的隊伍中。
公社、大隊幹部對此睜只眼閉只眼。
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,說這些人做夢都想變天覆辟,他手上在修忠字路,內心想著替帝修反修路哇!
隊長道:“!老子管他內心想啥?你莫非拿殺豬刀把他的心子刳出來看?你不要四類分子參加修路,萬一到期完不成任務,你負責?”
有的就不多言了。有的偏又說:“萬一四類分子搞破壞,把□□炸藥埋在公路上呢?”
隊長一聽此言,張著嘴半天合不攏去。後來車隊經過時,這被警告過的隊長手心捏一把汗,幸好並無爆炸發生。
這天風和日麗,知青們也在青螺山中部這條山間公路上揮灑汗水。休息吃飯時,小星一、二隊的幾個知青坐在一起,啃著熱騰騰的煮洋芋。
此地山民多種洋芋,水秀因見公路邊一家農婦煮一鍋洋芋,蒸汽彌漫,香味四溢,遂拿一挎包飯團兒去換吃,農婦自然歡喜,洋芋之外還送了一堆圓根解渴。
圓根類似蘿蔔,扁球形,生吃甜且脆,不像蘿蔔那樣有辣味兒。煮吃也比蘿蔔細嫩,肥敦敦的,像吃肉的口感。
水秀張羅著給大家撕洋芋皮兒。袁生智和三旋一邊忙不疊地把帶皮之物塞入口中,一邊又伸手去接撕掉皮兒呈金黃色、奶白色的香噴噴的圓球兒。
水秀哪裏忙得贏?後來就偎到柳石肩上去,專把光身兒的熱洋芋一顆接一顆地往他嘴裏填。
用來下飯、下洋芋的是豆豉餅子。豆豉餅子是本地特產,在秋天做。這裏秋冬陽光好,容易將餅子曬幹,換成別處,遇上陰雨天就黴了。
再比如這裏秋天收的紅苕藤子,從田間拖回來掛在各家屋檐下,慢慢切碎了餵豬,這在其他地方不爛才怪。
豆豉餅子拌有辣椒和香料,滋味鮮美,若在火上烤成酥脆的金黃色,吃著更是香噴噴的,一些知妹竟當成零食空口吃。
大家吃完洋芋和飯之後又嚼圓根,然後就躺在草坡上曬太陽。
無風,和暖的陽光射得大家瞇眼睛,射得袁生智眼鏡片上聚著兩團亮光,射得三旋手在周身上下撓癢癢,然後就脫下空心棉襖捉虱子。
空心棉襖就是單穿一件棉襖的意思,脫了身上就光溜溜,農村都是這種穿法。
這時坐在路邊坡上歇氣的成千農民有半數都裸著上身在捉虱子,那一半就在看他們捉。
側耳傾聽,便有掐破小蟲肚皮兒的“啵啵”聲從四面八方傳來,匯成一股小小的聲浪。這景觀使愛清潔從不長虱子的也覺得身上癢酥酥的。
陽光給山野和人們的脊梁鍍一層金色,藍天中灑下山雀兒喳喳的叫聲,有知妹亮開宛轉的歌喉在唱《金瓶似的小山》。袁生智不禁讚嘆道:“哦,冬日可愛呀!”
柳石見身後站著一人,卻是新來的知青那威,忙招呼他坐下來。水秀就拿吃的給他們,那威回答說已經飽了,只想喝水。
水秀選了個胖敦敦的圓根遞過去,說:“小兄弟,圓根甜津津、水汪汪的,包你解渴!”
見挪威削不來皮,就幫他削了皮,笑著看他把白生生沁著汁水的圓根塞進嘴裏。
這時有一群知哥在公路上走,搖頭晃腦齊唱《精神病患者》:“世上人,譏笑我,精神病患者。我有青春被埋沒,有誰同情我……”
跟著又唱《拉茲知哥》:“到處流浪,到處流浪,命運逐我奔向遠方、奔向遠方,到處流浪……”
此起彼應,公路沿線歇氣的知哥全唱起來了,聲音像雷吼。
公路的另一側是深澗,對面聳立著一座座綿延起伏、高大渾圓的殷紅色山巒。
山巒草木稀疏,土石裸露,下部幾乎是九十度絕壁,以上坡度稍緩,從半腰起直至頂尖,有些傾斜的臺地,散布著一些小木屋,以單家獨戶和三兩家為鄰的居多,也有十餘戶聚成一個小小村落的。
大家議論道:“奇怪,人們為啥要住在那裏?土地又貧瘠,交通也極不便利。”
柳石道:“那裏住的都是彜胞,說是幾輩人以前,漢人從壩子上把他們攆上山去的。”
袁生智道:“那就應該下來嘛,理直氣壯對壩子上的人說,還我河山!’”
三旋說:“!你想他下來,那你就搬到坡頂去住!”
那威道:“都是想當然!”
袁生智見他小個兒卻長顆大腦袋,談吐如此決斷,好奇問:“此話怎講?”
那威道:“這是他們長期游牧和善戰的歷史形成的,所以居山頭不居平壩。這和梁山泊、瓦崗寨,都在山上紮寨,是一個道理。
“而且他們體質,天生耐寒怕熱,也適合居住在山上。他們就是下河谷種地,也還是要回山頂去住。此之還有一條,他們相信河邊低濕地區為鬼蜮之鄉,居之不吉。”
袁生智、柳石等聽了,互相交換著詫異的神色。
漢人把彜胞趕到山上去了,的確是種想當然,知青問農民,也大多言之渺渺,而且隨著歷史推移,當地人也逐漸不知究竟是怎麽回事。
恰恰相反,過去正是住山上的下來將漢人甚至外國人擄上山去當“白彜”,或叫娃子,類似於奴隸。
這些連老知青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的事,他一個新知青從何而知?
實則那威是在下鄉之前,就把這裏有關的書找來讀過了。
柳石道:“怪,這種光山禿嶺,哪來的水呢?”
水秀搶答道:“山有多高,水有多高唄!”
袁生智反駁說:“不對。高山頂上也有泉水,那是因為山上覆蓋樹木,有蓄水的功效。青山常在,綠水長流,不比這種荒山坡。”
柳石笑道:“這類山坡我上去過,你從這面看它很高峻,其實它並不是孤立的,後面連著高原。因此落一次雨,山溝裏幾天都有水淌,半山腰挖個窩兒,就往往有水浸出。”
挪威道:“他們不打井。就是從山溝裏背水,而且是女的背。”
三旋也笑瞇瞇地說:“嘿,大頭,你以為他們要用好多水呀?從來又不洗臉洗澡,連殺豬都興燒毛,不拿水燙。口渴了就嚼圓根。”挪威綽號又叫大頭。
水秀哧哧笑道:“三旋,你有嘴說人家無嘴說自己,你幾天沒洗臉了呀?看你身上的黑殼殼,都可以搓下來包湯圓了!”
三旋嘿嘿地笑。袁生智拿指頭勾一下他衣領口說:“唉,棉襖沒有你這種穿法,裏面要穿襯衣。”
柳石笑道:“咋沒這種穿法?”指著公路上經過的穿百褶裙的姑娘:“嘿,百褶裙好看不?三旋棉襖的穿法,就是學的彜妹子,百褶裙的裏面,空的。”
三旋咧開嘴笑:“大頭,你曉不曉得穿百褶裙咋個屙尿?”
那威搖頭,顯出有興趣的樣子。水秀黑起臉說:“三旋,你講!”嚇得三旋趕快閉嘴,害怕擰他。
彜族百褶裙很有特色,以黑為主但又粉紅翠綠碧藍錯雜。其分兩截,上半為粗毛呢,下半為布料,很厚實,褶縐為百疊。行走中翩翩翹動,娉娉裊裊,為彜女增色不少。
那威對水秀道:“嘿,我們組上的老蔡是畫家,他正在那幢屋背後給幾個知妹畫像,我帶你去畫一張。你要梳頭他那裏也有梳子。”
水秀高興地對柳石說:“我們去!”
柳石說:“馬上吹哨子了。”
那威說:“管他!”
幾個便一起向那座院子走去。待到畫完了像,大家從院墻後面走出來時,日頭早已西斜,公路上變得空蕩蕩的,只有幾個雀兒在跳。
柳石、袁生智和三旋隨那威和老蔡來到他們的組上。老蔡叫蔡綠原,面孔黑瘦,待人熱忱,因曾經生病休學,所以年齡比班上同學大些,而且人也顯得老成,都呼他老蔡,或呼畫家。
這組上共有知青四人,兩文兩武,大頭那威和畫家老蔡算是文,伍元傑和童飛是武。
沒有女生,因小伍和小童曾是中學紅魏兵搞武鬥的骨幹,臭名昭著,班上女生的家長都反對女兒和他倆在一組。學校工宣隊經過研究就把文縐縐的史學恭和蔡綠原跟他倆分在一起,起平衡制約作用。
這天小伍、小童沒修路,上山砍柴去了。
這是個較富裕的隊,知青來了不久,隊上就用安辦撥來的建房費,再貼上點材料,給他們修了住房。這新房是時興的“正三間”格式,共三間屋,一明兩暗。
隊長戲稱你們是兩男兩女就好了,將就這房子便可以結婚生娃。幾個知哥便笑,說那我們拿兩個出去上門,就可以娶兩個知妹進屋了嘛。
幾人回來時,堂屋大門敞著,沒有人。這屋雖才建成兩月,堂屋中央已刨出幾個土坑,兩只母雞正在坑中打滾。這雞乃是隊長家的,不然早經過四人的消化排洩,培育成綠油油的蔬菜了。
老蔡兩腳把雞踢了出去。
中梁上吊了只米籮篼,之所以吊著,據稱一躲耗子,二避濕氣,三是打米方便,省彎腰。但是風吹著晃裏晃蕩,而且行走有時得繞彎子。
畫家講這堂屋從來不鎖,四人進進出出,一把鎖並無四把鑰匙,有鑰匙也嫌開鎖麻煩,所以幹脆不鎖。有時一兩天不回來,也只用一截高梁稈兒閂在門扣上。
袁生智就笑道:“你們可以這樣,哪個敢來偷?都曉得你們新知青比老知青更亡命,而大明的新知青又數小伍和小童最了得,哪個敢來班門弄斧!”
他們四人最初是輪流各做一天飯。但是老蔡做的飯,吃著讓人擔驚受怕。竈頭、碗櫃、水瓢和鍋鏟把子,都被他搞得五顏六色,又常把擦過顏料的抹布抓來揩碗,或把飯碗信手拿去盛顏料。碗碟都變得花兒胡哨的,像出自印象派的瓷窯。
而且輪到他做飯那天,往往三人收工回來,還是冷鍋冷竈,他入了繪畫的境界就鉆不出來。有回他把稀釋顏料用的松節油擱在竈頭上,被那威當成菜油倒進鍋中,若非小伍聞到氣味不對,四人全遭毒死。
那威做飯,則不是生就是糊,還曾經把抹桌布煮在菜湯裏。
小伍、小童沒奈何,遂免了他倆做飯的差事,要他倆管自留地。由於自留地的菜也種得不好,小伍、小童就經常“跳豐收舞”。
知青術語“跳豐收舞”專指偷竊地裏的糧食蔬菜,非常形象生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